英语阅读 学英语,练听力,上听力课堂! 注册 登录
> 轻松阅读 > 英语文化 >  内容

《美国文化史》 第3章 第四节 二、现代美国文化的表现

所属教程:英语文化

浏览:

2021年10月21日

手机版
扫描二维码方便学习和分享

是谁首先采用“现代”这个词汇?一般的说法有二:一是英国小说家伍尔芙(Virginia Woolf),她说“自1910年之后,人类德性变了”;二是美国小说家凯瑟(Willa Cather),他指出“1922年之后,世界一改往昔”。至于现代究竟何时出现,各家看法并不一致,但同意的是:在20世纪,人们的感觉(sensibility)出现重大转变,特别是表现在艺术方面:绘画、音乐、雕刻、建筑、小说及诗词方面。按后现代学者的看法,人类活动在政治及经济方面受外在及过去的约束,所能改变的有限,但艺术不然,拥有广阔的空间与自由且不受外在及过去的约束,因而往往成为时代的急先锋。

现代并不限于思想、目睹、耳闻、举止,而显现在美国人的生活方面,其特色为:倚重专家,而非个人;凭借消息,而非个人智能;强调二元相对,而非绝对的是非;重视世俗科学,而非宗教正统的世界观;关心个人的表现,而非自制。当现代社会少数人开始追求欢乐之际,仍有多数人沿传统方式度日,纵然有些人公开表现热衷新观念,但在私人生活之中,仍然调和两者。美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时期,分别为20年代与60年代。

1. 20年代

专栏作家黎普曼(Walter Lippmann)对20年代的批注是“一个古代习俗消解(dissolution)的年代”。此话固然有些夸张,但20年代确实是一个新时代的诞生:种族及宗教的多元主义、大众消费经济、追求刺激、生活世俗化。小说家菲茨杰拉德(Scott Fitzgerald)称这个时代为“爵士年代”(jazz age),或摇滚的年轻人时代。“性行为”约束不再,宗教力量消退,整个时代的特色表现在生活的享受与追逐之上。

20年代文化是奠基于城市结构的文化,城市与乡村或小镇不同,它是人们生活的重心,生活在此地的人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要求,容易接受新观念。城市接纳了各式各样人,包括少数种族及不同宗教信仰的人,每一个种族或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坚守自己的原则,毋须放弃本身的特色,形成美国“新多元主义”(new pluralism)文化。除了宗教活动之外,黑人和女人的地位也于此时获得重大改善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,北方城市的黑人日益增加,但黑人所面对的压力亦随之日增,就业的竞争、住宿的压力、种族的偏见,导致1917至1919年间有半数以上城市出现暴动。20年代,黑人为了要表现自我的存在意义与价值,并唤起世人的关注,开始展现黑人的文学、绘画、音乐,带动了“哈林文艺复兴”(Harlem Renaissance)。黑人的自觉,塑造了新黑人(New Negro)文化,如爵士乐,这也成为白人摆脱维多利亚文化束缚的管道。受黑人文化影响,印第安文化开始受到重视,美国文化从此进入了“文化联邦”(federation of cultures)时期(7)。至于女人,在1920年代也有了重大转变,不仅身体的表现有较大的自由,上学的比率也提高,进入职场人数增加,甚至在1920年获得参政的投票权(参见第六章社会写实),1921年在新泽西地区举办首次美国小姐(Miss America)选美大会,为女人的美丽文化(beautiful culture)开启了新页。

20年代美国文化的转变为美国传统保守与多元开放者之间带来了“文化战争”(cultural war)。坚守传统保守的人群有三:第一是美国乡下及小镇地区,抗拒城市文化,坚守传统中产阶级文化价值观的人,包括独立自主的农人、具有公益的商人及勤劳苦干的工人;其次是天主教徒,反对基督教的多元主义,也反对新女性及新的性观念;第三是旧中产阶级、富农、技工或半技工,对现代文化持保守看法。这些人反对美国的多元化,他们藉由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,对多元文化论者展开攻击。战前德裔美人被视为多元文化最具有融合条件的民族,但战争开打之后,则被认为是“敌人代理”,同时激进保守分子利用各种手段,打击“世界工人”(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)及 “社会党”(Social Party),造成1919年的“红祸”(Red Scare)。战后,保守分子气焰更盛,在地方教会以及三K党的庇护之下,他们将矛头对准天主教徒、犹太人、非裔美人以及他们所谓的外国人。他们的努力促成《1924年移民法》(Immigration Act of 1924),不仅阻止大量移民赴美,并严重歧视亚洲及东南欧移民,但三K党的行动并未获得共鸣。

保守分子对现代化的反扑出现在对达尔文“进化论”的争论。1925年,田纳西州地方法院对斯科普斯(Scopes)的审判将争议推到高点。保守分子坚持《圣经》正确无误,在几个州通过禁止在公立学校教授无神论进化理论,但当地高中生物老师史克普(John T. Scopes)获得“美国公民自由联盟”(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)支持,挑战田纳西州法律的合法性,在课堂教进化论,而遭起诉。此案引起世人关注,最后虽然法庭判决史克普有罪,但最高法院以宪法未限制而技巧性地驳回判决。保守人士遭挫折,但田纳西州仍然反对在公立学校教导进化论。

2. 60年代

60年代可以说是20年代文化的延续,30年代美国遭到严重的经济萧条打击,40、50年代美国介入二次世界大战,影响20年代的新文化精神受到抑制。60年代的美国不仅摆脱战争阴霾,更挣脱麦卡锡恐共流言影响,经济发展迈入消费时代,社会风气再现生机。过去20年代的一些思潮再度重现,各式各样的静坐、游行在各地出现。非裔美人对自身权利的要求,象征多元社会的来临。在此一时期,最引人注意的人士是嬉皮(Hippies),他们敌视一切权威,从此艺术、文学的区隔不再,台上台下打成一片。“上帝是否死亡了”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。

60年代俗称为“反文化”(counterculture)时代,因消费资本主义而产生,其中心理念为“新个人主义”(new individualism):追求个人权利,个人自主(individual autonomy)。新个人主义是一种“权利革命”(rights revolution),个人可自行决定该如何消费、赚钱、过日子、与人来往。一言以蔽之,新个人主义是让人做自己的事情。在新时代中,人们不再要求回到以往的道德价值中,他们向往个人充分表现(self fulfillment),讲究更大的包容,追求更自由、更欢乐的社会。但这种生活态度也引起疑虑,“一个缺乏责任感、不对别人忠诚的人,如何可能自我实现?”

60年代美国文化最明显的转变在美国人对“权利”的普遍追求。从美国早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,权利是白人的专有名词,但自50年代之后,随着美国经济条件改善,少数民族对美国社会的贡献日增,影响民权运动崛起,各族群纷纷争取本身的权益,不仅要求法律前的地位平等、不再受歧视,并且要求更多的工作机会,对美国家庭、社会关系带来重大影响。除了黑人争取民权之外,女权也开始茁壮,印第安人、西裔美人、同性恋者、残障人、老人甚至消费者,皆开始重视他们本身的权利。

60年代是一个讲求个人主义的时代,但它与以前的个人主义不同,强调释放对个人感官的约束,讲求如“觉得爽,就做”(If it feels good, do it)、“做自己的事情”(Do your own things),追求“自我实现”、“自我表现”。这个时期关心的是个人的命运。美国人关心在一个大众化、信息化、官僚化的社会中,个人究竟还有多少空间?人们热衷消费,有作家指出,有了冰箱之后,人们不再抱怨;有了电视,人们不再幻想。大众传媒让少数人对个人的认知产生疑虑,在广告、通俗小说、电视、摇滚乐的影响之下,个人究竟有多少抗拒力?社会学家里斯曼(David Riesman)在其名著《寂寞的群众》(The Lonely Crowd)中指出,这是一个“外在引导人”的时代(outer-directed man)。小说及电影也充分反映出个人的重要性,在不景气的30年代,美国电影、小说关心的是社会问题,但到了50年代则转向自我,特别是对个人勇敢行为的描述,譬如个人冒险犯难除害,对付毒贩、扒手等。到了60年代,新个人主义引导青年走向反叛文化。

影响60年代青年文化的突起原因很多,可以被提到的,首先是司波克博士(Dr. Benjamin Spock)的《照顾婴儿及小孩》(Baby and Child Care,1946)一书,此书的发行量在二次大战之后仅次于《圣经》,影响遍及全美。该书的主要论点是:注意小孩的需要与快乐;要大胆地爱小孩,并与他同欢;要与小孩玩乐,谈话。其次是电视广告、同侪对此一时期的小孩成长产生重大影响。第三是都市下层工人及黑人的影响。第四是摇滚乐,特别是猫王(Elvis Presley) 的魅力。青年文化在美国历经抗议、改革、革命等过程,由1960年至1970年告一段落。早期与黑人民权运动相左右,发展至1964年成为大学校园运动,1968年成为反越战运动的主力。

60年代美国新文化思潮以性革命最具叛逆性。美国性思想的转变起于20年代,一些前卫人士将性视为感情的正常表达、相互的欢愉、心理的表述。美国性行为研究专家金赛(Alfred Kinsey)在对1948至1953年的调查报告指出,90%的男性与50%的女性在婚前有性行为;50%的男性与四分之一的女性有婚外情。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男子参加过同性恋活动。尽管金赛的报告受到人类学家米得(Margaret Mead)的重视,但并未引起全国惊慌,舆论、电影及社会对性行为还是有相当的约束,特别是女孩子。但是到了60年代,随着婴儿潮的降临(8),政府通过控制生育的药丸上市,以及电影开始放映性暴露的影片时(9),有了改变。此时最热卖的书是由布朗(Gurley Brown)所写的《性与单身女子》(Sex and the Single Girl, 1963)。

传播界将60年代视为“性革命”时期,人类学家米得认为,美国在这个时期的道德观是由清教伦理迈向欲望冲动。1965年一份《时代》周刊杂志的文章也指出,长久以来美国人遵守的清教伦理在60年代即便没有消失,也在消失之中。至于对性行为的看法,此时的风气是,反对将自己的性行为观念强迫别人接受,要学会容忍别人的态度。70年代开始,媒体对性的规范不再,由前卫电影中可以看到裸露及性交的影片,在图书馆也可以借到色情书籍。男女同居不仅普遍,也不太会遭人质疑或指责。影响最大的是,“美国精神协会”(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)于1973年不再视同性恋为一种病态行为。

在艺术表现方面,新文化呈现出新气象,完全脱离传统的表现。传统艺术是一种展览艺术,表现出清教精神、维多利亚精神、中产阶级精神。60年代艺术摆脱过去的物质主义,认为过去的艺术所表现的是虚伪、性压抑。艺术在这个时代不是固定的形式,而是任何形式(Art no longer to be something, it could be anything or everything)。

60年代前期的艺术又称为现代艺术家(modernist)时期,不再将艺术视为提升生命情操、促进道德、具有教育使命意义;艺术家致力摆脱外在约束及限制,当艺术不再是生命的仿本,而是艺术的本身,艺术形式有了新的方向:勇于表达、探索各种现象。此时的艺术家关心前辈对他们作品的看法,强调不哗众取宠,也不在乎钱财,艺术具有一种宗教情操使命感。60年代后期的艺术进入所谓的后现代艺术家时期(postmodernist),但艺术家们想独树一格/离群而居的情形愈来愈难,他们成为年轻人仿效的对象,吸毒、滥交、排斥物质主义(materialism)、拒绝遵从别人。年轻人模仿艺术家表现出吉普赛人(Bohemia)玩世不恭、狂放不羁的风格,在70年代华尔街的证券商也开始留长发、穿着鲜艳的衣服。艺术家为了区别与大众文化的差异,强调批判精神(criticism),认为没有批判,就无法凸显与众不同之所在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凯吉(John Cage)于1952年的“四分三十三秒”纪录。在他的录音中,有四分三十三秒完全静音,让听者享受四周的声音,摆脱过去作曲家对听众的“施暴”。现代艺术从传统的博物馆出走,也不再是贵族的专利,艺术呈现在各处,如运动衫(T-shirt)、甚至水坝上。


用户搜索

疯狂英语 英语语法 新概念英语 走遍美国 四级听力 英语音标 英语入门 发音 美语 四级 新东方 七年级 赖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广州市佛山恒大城英语学习交流群

网站推荐

英语翻译英语应急口语8000句听歌学英语英语学习方法

  • 频道推荐
  • |
  • 全站推荐
  • 推荐下载
  • 网站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