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避免误导消费者
卫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“零添加”等用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避免误导消费者。在实际生产中,“不添加”往往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,它并不等同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。例如,某果汁饮料标签上标注“不添加蔗糖”,但果汁本身可能含有其他种类的糖分。这种标注方式容易使消费者误解为产品中不含有任何糖分,从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。因此,禁止此类用语有助于确保消费者能够基于准确的信息做出选择。
二、促进科学消费
此外,使用“零添加”等用语还可能导致消费者盲目关注宣传用语,而忽略产品的真实属性。这种过度关注可能会使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产生误判,从而增加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潜在风险。通过禁止这些用语,卫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旨在引导消费者更科学、更自主地选择食品,不再仅仅依赖于宣传用语,而是更多地关注食品的成分表、配料表等关键信息。
三、规范食品标签管理
从管理的角度来看,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“零添加”等用语也是规范食品标签管理的一部分。预包装食品标签是食品的“身份证”,它提供了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渠道。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取到准确、全面的食品信息,有必要对食品标签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。通过禁止“零添加”等误导性用语,有助于提升食品标签的准确性和可信度,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